12999学习资源网手机版
导航
数学试卷
数学教案
数学课件
计划总结
竞赛试卷
英语试卷
英语课件
英语教案
英语高考
英语中考
数学高考
数学中考
初中科学
初中物理
数学备课
英语备课
首页
>>
数学教案
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.2平行线的判定(3)导学案
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.2平行线的判定(3)导学案
课 题:平行线的判定(三) 课型:预习+展示
主备人:
学习目标:
1.在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1的基础上,探讨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.
2.通过平行线判定2和判定3的推理过程进一步学会“说理”,以及理解蕴含其中的化归思想――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;同时培养数学概括的能力.
学习重点:
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的基础上,探讨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.
学习难点:
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.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学生学习过程:
课型不同,学习过程有所不同
一、旧知回顾
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,新知探究
1.如图:直线a、b被直线c所截,如果内错角∠2=∠4相等,那么直线a,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?为什么?
a∥b
说明:∵直线a、b被直线c所截
∴∠1 = ∠2( )
∵∠2 = ∠4( )
∴∠_____ = ∠_____( )
∴a∥b ( )
由此,可得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: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,如果内错角相等,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.
简单地说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如图:直线a、b被直线c所截,如果同旁内角∠3+∠4=180°,那么直线a,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?为什么?
a∥b
说明:∵直线a、b被直线c所截
∴∠1+∠3=180°( )
∵∠3+∠4=180°( )
∴∠_____ = ∠_____( )
∴a∥b ( )
由此,可得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: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,如果同旁内角互补,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.
简单地说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例题学习
例1.看图填空
(1)∠1=∠2,可以得到________∥________,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2)∠3=∠4,可以得到________∥________,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3)∠5=∠DAB,可以得到______∥________,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;
(4)要得到AD∥BC,需∠DAB+_______=180°,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;
(5)要得到AB∥DC,需_______+_______=180°,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;
例2.如图,一项筑路工程需要穿过山体挖一条隧道,甲,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山体两侧的A,B两点同时开挖,现甲队从A点测得道路的走向是北偏东55°,问乙队在B点处应该按∠β是多少度开始挖掘,才能使隧道准确接通?
三、反馈练习
1.如图,已知∠1=50°,要使AB∥CD,则须具备另一个条件不成立的是( )
A ∠2=130° B ∠3=50° C ∠4=49° D ∠4=50°
2.如图,已知E、B、C三点共线,BE平分∠DBF,∠1=∠C,可以推出BF∥AC,推理过程如下:
∵BE平分∠DBF ( )
∴______________=_______________( )
又∵∠1=∠C ( )
∴∠2= ∠C ( )
∴BF∥AC ( )
3.如图,如果直线AB⊥BD,CD⊥BD,点B,D分别为垂足,那么直线AB和CD平行吗?为什么?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?
4.如图,AE平分∠CAB,CE平分∠ACD,且∠1+∠2=90°,说明AB与CD的位置关系。
四、自我反思:
你还有什么疑惑,同伴交流或请教老师
下载地址:
点击本地免费下载
相关内容
2019沪科版七年级下《10.2平行线的判定》特色训练题(2)含答案
2019沪科版七年级下《10.2平行线的判定》特色训练题(1)含答案
沪科版七年级下《10.2平行线的判定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
2015-2016学年沪科版七年级下10.2平行线的判定课件(2份)
沪科版七年级下《10.2.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》教学设计
《10.2.1平行线的概念、基本事实及三线八角》教学设计
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0.2平行线的判定课件(共20张PPT)
沪科版七年级下10.2平行线的判定课件+教案
10.2平行线的判定之同位角、内错角、同旁内角课件+教案
10.2《平行线的判定》课件(共25张PPT)
【返回顶部】
【电脑版】
浙ICP备13000700号-2